Cover image by kjpargeter on Freepik
我在認真的執行脊椎學習筆記裡提及的強背訓練幾個月之後,獲得了顯著的效果,背痛發作的頻率和強度都明顯下降了,因此我又報名了進階的筋膜強背訓練。強背術強調以屈髖代替彎腰、仰頭不要折脖子、轉頭盡量從髖部轉⋯⋯如果說這些原則是「看山不是山」,那麼筋膜強背術就達到了「看山又是山」的境界。讓筋膜恢復它該有的彈性之後,動作的容許範圍變大了,利用彈振等方式,就可以做到部分彎腰而不會受傷。
筋膜是什麼
筋膜是由具有韌性的膠原纖維與具有彈性的彈性纖維組成的結締組織,像是纖維網般包覆和連接全身的組織和器官,既形成支撐的結構,又具有延展性,主要分為淺筋膜、深筋膜和內臟筋膜三種,我們比較熟悉的韌帶、肌腱、骨膜、關節囊也屬於廣義的筋膜範疇。用柚子來做類比,筋膜就像是果肉之間的白色組織。從微觀來看,筋膜是透明的絲線形成的網狀組織,筋膜或許就是倪海廈醫師主張的「三焦經是遍布全身的油網」;費倫教授發現骨膜的膠原纖維具有高度的透光性質,我認為這可以解釋彩光針灸不用針而用色光也能夠產生效果。
慢性背痛的關鍵,或許就在筋膜!
筋膜上有很多關於動作、位置、壓力、張力、疼痛等的受器,比皮膚上的還要多。這是因為筋膜作為結締組織包覆著肌肉、連接著骨頭,這些受器可以避免我們做出超過範圍的動作而受傷。健康的筋膜是滑順而有彈性的,它讓我們的動作得以順暢;但是,一旦筋膜受傷失去彈性、失去水分會變得纖維化,當筋膜在身體內滑動時阻力會大大增加,就像是粗糙的菜瓜布一樣,筋膜上的受器因而產生大量的訊號,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因此,按摩雖然可以幫助我們將沾黏的筋膜按開,但按摩並不是越重、越痛越好,若是傷到筋膜反而會發炎沾黏、增厚緊繃,筋膜變厚以後就必須按得更重才有感覺,沾黏糾結則會更加不舒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平時行、立、坐、臥的姿勢如果不良,可能會造成筋膜鬆弛,或者對筋膜造成壓力,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影響筋膜的彈性和滑順程度,使得筋膜上的受器發出訊號。因此,背痛的根源可能不在於肌肉,而在於筋膜。
活化筋膜
筋膜是由膠原纖維與彈性纖維交織而成的網狀結構,含有豐富的水分;活化筋膜的步驟,和清潔海綿時類似,要先擠壓它,讓含有陳舊物質的組織液流出,再放鬆它以吸收新鮮的組織液。使用筋膜滾筒與按摩球有著這樣的作用,慢慢地滾壓可以促進膠原纖維的產生與更新而去除疤痕,快速地滾壓則可以活化本體感覺。筋膜滾筒就像是自己給自己按摩,自己控制位置和力道,對我來說比去給人按摩的效果還更好,尤其是大腿根部和內側這些不太適合給別人按的位置。使用滾筒時,我特別喜歡滾大腿內側和背闊肌,這兩個地方如果長時間沒有滾的話痠痛感會比較強烈;反過來說,如果常常使用滾筒做全身按摩,也比較不容易累積痠痛。筋膜按摩像伸展一樣具有放鬆情緒的作用,因此很適合作為睡前的儀式。
持之以恆,養成習慣
和強背訓練一樣,上完筋膜強背術課程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課程提供了兩組菜單讓學員按表操課,持續21天並回報以形成習慣。之後重複同樣的內容難免會讓人覺得疲乏,想要避免倦怠、或者時間不足時我會替換為強背訓練的菜單,由於筋膜強背術的運動強度比較高,這時候會感覺輕鬆一些。或者,在早晨以筋膜按摩來作為一天的開始也很不錯。學習了筋膜強背術之後,搭配水療,我幾乎不再受腰背痠痛所困擾。現在運動訓練的觀念,已經不再只是鍛鍊肌肉,還要加入筋膜訓練,考量整體「肌筋膜」的協同工作,讓動作更協調、避免受傷,促進本體感覺,運動的表現會更好。一起來學習筋膜吧!
推薦閱讀:不只練肌肉,還要動筋膜(懶人包)(白映俞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