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用 Facebook 只是因為它和 Fediverse 都是 F 開頭
Meta 正在開發一款新的應用程式以和 Twitter 競爭,這個 App 是以 Instagram 為基礎,並且整合了 ActivityPub 通訊協定,內部名稱是「Project 92」,公開的名稱可能會是「Threads」,Twitter 的推文串就是 thread ,這個功能後來被 Mastodon 仿效,所以聯邦宇宙居民 (fedizen) 肯定不會陌生。叫這個名字是有跡可循的,為了應對 Twitter 的競爭,Facebook 在 2021 年就測試過貼文串功能了。
Meta 和幾位 Mastodon 的管理者進行了圓桌會議,與會者必須簽署保密協議 (NDA)。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在聯邦宇宙掀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有不少人是因為不滿網路巨頭將使用者當作產品賣給廣告商,或者是言論管制、用演算法放大或者降低觸及率等作為,而來到了聯邦宇宙,甚至架起了自己的伺服器。更不要提開源社群本來就對營利企業比較感冒。那個會祖人的 Meta?閉門會議還要簽保密協議?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於是,#FediPack 被發起,呼籲管理者們封鎖 P92。
這樣的擔憂其來有自,我們可以借鑑歷史上曾經發生的過往。Ploum 在它的文章「How to Kill a Decentralised Network (such as the Fediverse)」提到,Google 曾利用微軟的「擁抱、擴充再消滅」策略,Google Talk 一開始先支援聯邦式的通訊協定 XMPP,挾著龐大的 GMail 使用者數振奮了 XMPP 社群,接下來 Google Talk 卻增加了額外功能使得其他 XMPP 使用者無法順利的和 Google Talk 使用者溝通,迫使多數使用者只能選擇使用 Google Talk。擁抱技術標準再擴充額外功能並不罕見,例如 WhatsApp 使用 XMPP 作為資料傳輸的通訊協定,但是你並不能自架一個 WhatsApp 伺服器。然而,我認為 Google 想要消滅的並非相較之下連零頭都不到的 XMPP 社群,而是當時的競爭者 MSN Messenger、Skype 和 AIM,事後來看顯然並不成功。話說 Google 搞砸旗下產品是出了名的,身為前重度 Google 使用者,我只有用過 1 次 Google Talk,體驗也不佳,要說它存心消滅 XMPP 恐怕也是言之過重了。
圓桌會議的參與者之一 Byron Miller 在他的文章「Meta – Progress and Controversy」中解釋,身為一位實例管理者,他是從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的立場出發,主動和 Meta 聯絡參加這個會議的。在科技業,對於尚未發布的專案簽署 NDA 是很常見的作法,雖然他們沒怎麼花時間在詢問 P92 是什麼樣的,在會中他們和 Meta 的工程師談了與聯邦宇宙管理者、開發者相關的事務,他們完全沒有簽署 NDA 以外的協議,而且他也打算將來要和 Mozilla、Tumblr 會面,做同樣的事:盡職調查。Byron Miller 認為這是個很正面的事情,直到他接到一波波怒濤般的抗議訊息,甚至有的還詛咒他發生意外。Micro.blog 的創辦人反對封鎖 Meta,他認為我們不應該拒絕營利企業使用開放的 API,即便 Threads 不太可能支援讓帳戶遷移到 Mastodon、Micro.blog,但是許多非 Mastodon 平台也仍未支援,然而 Micro.blog 會提供使用者工具自行決定是否要封鎖 Threads。「The Fediverse, Metapocalypse & Preemptive Bans」(Metapocalypse 是 Meta 和末日啟示錄 apocalypse 的複合字)這篇文章也強烈反對 P92 一上線就預防性封鎖這種把關的作法,認為這樣只會使得一般大眾敬而遠之不參雜進來,並且變相懲罰 Facebook 上的使用者。有人分析,在 Mastodon 社群中有兩個陣營,一方好比是「Twitter 2.0」,另一方則是「小社群」,前者重視聯邦互通性的去中心化性質,後者更在意保護邊緣群體,避免他們受到歧視或騷擾。對於這次 Meta 加入聯邦宇宙引起的風波,這兩種意識形態幫助我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去中心化、互通性」和「把關言論」這兩個軸不是獨立正交的,越偏向前者,無可避免的就會減損後者的程度,反之亦然。
我的聯邦宇宙旅程從 2019 年開始,2021 年進而成為了實例管理者,並開始為聯邦宇宙專案貢獻捐款和翻譯,因為我不再相信把自己的資料交給網路巨頭保管是個好主意。我不會在 Threads 一發布就立刻封鎖,但我會很注意事件的發展。Meta 完全有動機在 AP 協定之外再加上它自己的封閉 API,因為對 Meta 來說,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伺服器和平台與它現有的商業模式並不相容。那 Meta 為什麼要採用 ActivityPub,繼續待在它的圍牆花園裡不是更好?顯然是因為它意識到必須做出變革才能生存,畢竟 Facebook 給年輕人的印象是「老人在用的東西」。另外,雖然希望很渺茫,我希望 Threads 可以讓一些朋友注意到聯邦宇宙,進而轉移過來。在聯邦宇宙看到的投票,幾乎都是封鎖 Meta/Threads/P92 勝出,可見 Meta 在聯邦宇宙實在是不太得人心。你認為呢?